凝汽器是發(fā)電廠的重要設備之一,上世紀70年代以前,凝汽器主要由不銹鋼、黃銅、白銅等材料制成。在污染海水的腐蝕下,這些材料經常發(fā)生點蝕、孔蝕、應力腐蝕和磨蝕,最終導致泄漏,迫使電站停機,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。例如,在上世紀70年代,天津軍糧城發(fā)電廠就曾由于銅管凝汽器頻繁泄漏,導致電站累計停機4000小時,少發(fā)電2.2億度,更換銅管200多噸。[1]因此,尋找一種耐污染海水腐蝕的材料迫在眉睫。
鈦不僅密度小、強度高,耐蝕性也非常好,尤其對海水及污染海水有著良好的抗腐蝕能力,非常適合用作凝汽器材料。
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,美國、法國、日本等國就開始對電站凝汽器用鈦進行了試驗研究。此外,鈦還廣泛用于現代化電廠的輔助冷卻器、冷卻池,發(fā)電機變壓器的冷凝器和潤滑油冷卻器以及汽輪機等。
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,全世界火力發(fā)電站約有500多座,其中有超過30%以上的電站采用鈦制凝汽器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截至1998年底,我國已有近30個電廠的94臺機組采用了鈦制凝汽器,鈦管總用量將近3400噸。
自1990年后,隨著我國電力建設的迅猛發(fā)展,尤其是沿海經濟的開發(fā),大大促進了這些地區(qū)的電力發(fā)展,也促進了鈦制凝汽器在我國電力行業(yè)中的推廣應用。